1)第173章 有人来,有人想走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有人来,有人想走

  在海参崴,故意杀人是要抵命的。

  谋杀自己的孩子当然也是谋杀,虎毒还不食子呢,连自己的孩子都杀,连畜生都不如。

  重男轻女这种事吧,归根到底是没办法,家里穷,养不起那么多孩子,只能尽量把资源倾斜到男孩身上,女孩就不受重视。

  海参崴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男孩和女孩学校一视同仁,都给发衣服管饭,学费不要一分钱,海参崴甚至有女校,只接收女孩读书。

  这还有什么理由不养女孩呢?

  华人传统里,女孩可是父亲的小棉袄呢。

  乔治没有和莫扎依斯基去女校,女校是叶卡捷琳娜派人单独管理,叶卡捷琳娜不准乔治去女校。

  视察完喜庄,乔治送莫扎依斯基回家。

  尤里耶夫宫附近的半山别墅还没有建好,莫扎依斯基好其他圣彼得堡过来的支援人员,临时住在符团营地附近的海军招待所内。

  乔治觉得海参崴有必要建一座级别高一些的迎宾馆了。

  总不能有客人过来,都安排到招待所内。

  招待所的条件跟尤里耶夫宫相比肯定就差很多了,所以乔治希望莫扎依斯基不要介意。

  “没关系,我可是老海军,怎么会嫌弃海军呢——”莫扎依斯基已经很惊喜了。

  在大部分俄罗斯人的意识里,西伯利亚都是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

  海参崴20年前才成为俄罗斯领土,到现在注册人口还没有超过1万人,比沙皇把海参崴封给乔治的时候更少。

  这主要怪米哈伊尔。

  米哈伊尔来到海参崴之后,对海参崴人口进行详细登记,把日裔和高裔全部扔进矿场去挖矿,把华裔送到库页岛开荒,直接导致海参崴人口最少的时候,只剩下不到2000人。

  去年夏天第一批来自清帝国的移民加入俄罗斯国籍,海参崴的人口终于恢复到9800人。

  今年开春,海参崴的人口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应该会有更多华裔工人拖家带口到海参崴定居。

  莫扎依斯基没有抵达海参崴之前,和大部分俄罗斯人一样,对海参崴的认识,仅仅是俄罗斯囚犯的流放之地。

  没想到抵达海参崴之后,海参崴不仅有工业,而且有比圣彼得堡更完善的初级教育体系,这远远超出莫扎依斯基的预计。

  库克列夫和达尼拉就更惊喜。

  库克列夫没有住招待所,而是带着他的汽车直接去了海参崴机械厂。

  乔治给库克列夫和卡尔波夫的任务是,把他们俩的汽车综合到一起,制作一辆全世界最先进的汽车,乔治要把汽车带回圣彼得堡,作为给尼古拉的礼物。

  既然是给王储的礼物,那就必须精心制作了。

  库克列夫也终于知道,卡尔波夫拥有什么样的研究条件。

  在海参崴机械厂,卡尔波夫如果有什么构想,可以随时去找技术熟练、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