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5章 钱塘祭祀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位可听说,钱塘闹妖之事?”

  “我闻钱塘县请刘奉义相助,此君上通神明,引神兵诛杀妖物!”

  “如今渡口已通……”

  ……

  冬月十五,天晴气爽。

  杭州西码头水运繁盛,岸上挑夫背货往返,百姓行客聚众等船。

  两家卖汤圆的棚子里坐着不少人,见幌子打着【东乡汤圆】名号。

  其中一家棚内,有几人在说‘刘奉义助钱塘伏妖’。

  此事已过去三日,早传遍钱塘、杭州以及周边各县。

  刘彦之名,奉义之号,在当乡越发响亮,赴临安拜府之人也变多,多是州县各地的生员书生。

  刘彦并不避人,凡来求见的,无论名士或寒士都是清茶相交,但谢绝宴请,在众人心里留下极好印象。

  见过刘奉义的书生都说:“奉义,君子也。与其相交,清香在内。”

  今日钱塘祭祀龙君,刘彦早起便和万山、陆侯、沈炼乘船渡江赴钱塘。

  除他们,张知县还请了杭州李通判。

  钱塘县东城门告示已贴,布告全县乡民百姓‘今日将在北江口徐家湾祭祀龙君’。

  徐家湾小渔村此刻颇为热闹,村人们扎龙头、宰猪羊,准备贡祭之物。

  以前给闹江三鲤鱼所设灵位当柴烧了,重新供上钱塘君神位。

  村外二里渡口,钱押司与县丞、主簿布置祭场。

  江风拂面,瞭望一湾江水,见大小渡船行于江上,人来人往,更胜昔日。

  东岸一棵冻柳下,一白衣老叟含笑拂须,与身边少年郎道:“百姓复业,人神解怨,这皆为奉义之功。”

  “今日祭祀时,我儿领将士们操练起来,显我钱塘家神威灵秀。”

  “孩儿领命。”

  少年郎抱拳领喏后,思说:“当日诛妖,似乎走了一只鲤鱼灵。不知此妖会不会再思报复?”

  “我家到不惧他,只怕他暗箭伤害先生……”

  “孩儿想把那柄‘分水剑’赠予先生防身,亦作我家答谢之礼。”

  “父亲意下如何?”

  白衣老叟拂须点头,点指儿郎:“自古宝剑赠君子,君子佩剑是为正身。我观奉义风骨入魂,那宝剑可赠!”

  “他得此剑,便与我家结下‘神人之谊’,此乃佳话!”

  少年高兴显笑,跟着老父下江堤,走入滔滔江水中。

  堤下有几个妇人、婆婆再给淹死的丈夫、儿郎烧纸,见一老一少下江隐去,惊诧相视。

  此事传到岸上,给尚未开始的祭祀,增添一抹鬼神气,百姓们热议欢谈。

  与此同时,钱塘戚家也很是热闹。

  家里张灯结彩,下人们一早就扫雪,打扫屋里屋外。

  戚氏族人齐聚一堂,在等刘家表侄儿。

  巳时,去渡口接表兄的戚少先回到家。

  亲戚们一涌而上询问:“你如何一人回来?”

  少先喝口茶道:“表兄他们已去县衙,让我回来告知二老,祭祀过钱塘君再来府上。”

  说着,他放下茶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