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9章 驱神拿妖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彦、万山随灵官觐见钱塘君。

  到西方金殿前,见金银甲士列队两边,殿门两边十八根白玉石柱支撑,朱门四扇,鎏金殿堂内香火弥散,十多个灵官站立两侧。

  高座上端坐着钱塘君和王后。

  论品级,钱塘君要高出西湖东湖三品,与太湖君品级相等,只比黄河君低一品。

  刘彦步入殿堂,以觐见王侯之礼见君,杨万山次之效仿。

  三太子和李主簿各施儿臣、辅臣之礼。

  座上君家对儒家礼数颇为受用,笑颜说:“今日奉义过江,诚念敬我,我神明感应,但身不在江府,便叫我家三郎与君见礼。”

  “我闻太湖君言,你曾与东湖相建元作祭文,文章之气卓绝,可见奉义才情非常。”

  “我钱塘也尚学,我三郎粗读儒学经典,奉义若见他可教,我愿奉上拜师之礼。”

  刘彦听出君家真意,不在最后这句,而在中间那句,斟酌言词答说:“小生才情如小马,尚不能拉动五车,又如何拉得动太子金驾?”

  “我见太子才华横溢,礼贤下士,如君上圣明。”

  说着,他揭过此话,取出袖中‘张知县赔情书’呈上道:“此书乃钱塘县所写,托我转呈君家。”

  座上钱塘君笑颜收敛,心有一丝不快,便叫人接下念读。

  此书刘彦先看过,见书中‘恳情赔罪’不够,又指点张知县几处,教他照句修改,直到通篇‘赔情饱满’才收笔。

  之后刘彦为了方便携带,便真学降文光抄写一份。

  此时灵官观看‘赔情书’,见字字光灿,句句恳情,忘了朗读。

  钱塘君嫌慢,让他呈上来。

  结果到手一看,亦被真学恳情所动,神灵内不快烟消云散。

  他读罢笑问:“此书可是奉义代笔?”

  刘彦如实相告,说:“书文明光是我的,字句悔罪却是他的。”

  “张知县已知错在何处,小生曾点明他‘君家并非在意区区几只畜生,而是要一个诚心的礼数。’”

  “我说,此礼数延续前年,就算你见不得杀生,也应写书告知君家,而非擅自做主。”

  “就是天子,礼祭时也要遵照礼法。”

  “先生所言甚是!”

  三公子适时插言,望父亲说:“我父就是气他不知礼法,妄自乱改。”

  “曾化老叟礼贤与他,他却冥顽不灵,似这等愚钝书生,如何当得一方父母官?”

  “父亲,既然钱塘县已知悔改,又有奉义真学墨宝添情面,孩儿以为可宽恩与他,不再计较。”

  钱塘君甚喜真学,交予灵官收下‘赔情书’,拂须道:“奉义来说情,他又如此诚恳,那便就此作罢。”

  “奉义还身可转告钱塘县,千年礼法不可易。”

  杨万山暗下钦佩,心说:“道理通神,真是一点不虚。”

  刘彦领下君言,又说:“小生另有一事求证君家。”

  “近来钱塘北江口闹妖,有三个妖物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