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山居秋暝_聊斋狐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什么,六位真才下场,我等安能比之?”

  “不妨拭目以待,且看他们的佳作!”

  “极是,极是……”

  开场锣敲定,围在太白亭的众文士才子各返席位,相互攀谈,无一人送诗入场。

  刘彦看那边文境收了,知道六位真学的诗作已成,有些期待,不知又能见到怎样奇景。

  “贤弟!”

  耳旁一声急呼,他转看王寅。

  王山君满面激动指着《山居秋暝》说:“此诗乃传世之作!只此一首,你足以名扬天下!”

  “兄长过誉。”

  刘彦放下手中笔,他自然知道这首诗是传世佳作,不然不会精选入课本。

  其实他不太想抄借唐诗宋词。

  即便要当文抄公,他觉得也至少等自己入真学之后。

  那时心有文光,笔下通玄,写出的唐诗宋词才有生气,才算抄的体面,不辱原诗主人。

  而现在他还没入真学,只怕这身酸气没有散尽,污染了前世唐宋佳作。

  这回写此一篇,只为王山君、荀舫主增添颜面,亦答谢高家待客之情。

  “岂是我过誉?是你过谦了!”

  王寅恨不能钻入诗中山水神游一番,可惜刘公子未入真学,不能使这纸诗作显出意境。

  二小姐回神,明眸对刘彦:“公子写诗如画。只是一读,便叫妾身醉游其中,醒来神魂清爽。如此山水佳作,我甚是喜爱。”

  荀舫主接道:“公子此诗能养人心神。妾身断定,《山居秋暝》一出世,公子当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封三娘补充说:“若是能‘诗配画’,再浸入文光,那便更好了。那时诗情画意相融,可成一方山水诗境,我们便能入画赏诗。”

  刘彦一笑用茶:“只怪小生学问不足,不能与三娘姐姐增添兴致。对了,太白亭六位真学都是何人?可否告知尊姓?”

  李少卿回答:“那六位,有三人来自长安,另三人家在洛阳。长安三君师出同门,洛阳三君亦是同一老师教的。”

  高二姐点头说:“长安三君各姓贾、柳、甄,洛阳三君分姓赵、武、孙。此六人与公子年岁相仿,皆出世家大族,族亲多数在朝为官,因而自幼拜入大儒门下。”

  “他们前来赴会,只抱游戏之心,不参与我家招亲,公子大可放心。”

  “大可放心?她该不会以为我要竞争女婿吧?”

  刘彦一念心想,正要解释……

  这时贾、柳、甄、赵、武、孙六人携带诗作入场,依次将所作之诗排列在文案上,逐一持笔勾点自己的诗作。

  一笔勾起,白纸黑字诗文腾起一股璀璨岚烟,犹如烟筒吐烟往上翻涌,在虚空之上展开各自‘诗词意境’。

  举目展望,六首诗、六方诗境排空显现,比他们的思想文境更清晰光彩,引动满场才士哗然,鉴赏声如潮卷起。

  刘彦阔步出亭观赏,单看场上虚空‘诗境’,就已知晓他们所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