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陇西李氏!恐怖底蕴!_隋唐:身世曝光,杨广竟是我舅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高士廉以及高氏看着越发干练的长孙无忌,也是满意得很。

  他们的决定果然没错。

  于大兴城中待了半日,李烨再次起行。

  一路沿着渭水东行。

  当然了。

  李烨并非真的是来游山玩水的。

  一来,他是想好好见识见识关中的风土人情。

  二来嘛,自然是观察记录一下关中的地形地貌,以备将来。

  无他。

  行军打仗,也是很注重地形地貌的。

  逢林莫入,水淹七军,背水而战,火烧连营。

  这些可都是与地形地貌有关。

  “辅机兄。”

  “你注意到了没?”

  “陇西李氏不愧是天下最为顶尖的郡望之家,他们在关中的名声可不是一般的好。”

  李烨望着路旁田野,若有所思地问道。

  长孙无忌对此亦是深有所感,点头肯定道。

  “确实不一般。”

  “若是有心,恐怕从者如云呐。”

  说实话。

  李烨也是没想到。

  那儒雅方正、浓眉大眼的唐国公李渊在年轻时候也是个行事不羁的游侠。

  当真,了得!

  他也算是长见识了。

  真是怪不得。

  难怪历史李渊入关中那么容易。

  其兵分三路。

  无论是那位娘子军的李三娘,还是李世民,亦或者李元吉都曾瞬间拉起数万大军。

  原来,早有根基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不出来逛逛,李烨又怎会知晓这些顶尖郡望世家的真正底蕴?

  这个时代的名声和地位果然都不是凭空得来的。

  也难怪三国之时,大批的名臣谋士都去投了二袁。

  这便是四世三公的名望。

  同样的。

  这陇西李氏于关中的名望,亦是令人惊叹。

  难怪自家那位皇帝舅舅要营建东都,在这关中待着确实是束手束脚。

  陇西李氏下下多少官员?

  数代积累又是多少门生故旧?

  这些,光是想想就觉得可怕。

  难怪这几年那位唐国公越发的不顺,以前好歹还是个正四品封疆大吏。

  现在干脆成了皇宫大管家,还是从四品那种。

  世家大族与皇权,果然天生就是对立的。

  出了潼关,便是山东地界了。

  看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关中四塞,李烨将脑中的别样思绪抛却。

  现如今的他太过稚嫩,还是不要想那么多了。

  这唐国公李渊乃至陇西李氏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压制的。

  最多想些由头给他们添些堵,但想让他们伤筋动骨,却是太难太难了。

  毕竟。

  李烨明面的身份不过是正七品的镇远将军,还没有实权。

  人微言轻呐。

  这也是李烨之前为何不去利用历史的先知先觉,提前去收拢一批隋末英豪的缘故。

  人家,还真不见得能看你。

  突然登门,说不定还要惹人怀疑,被人敌视。

  比如大名鼎鼎的李靖。

  人家一开始就是马邑郡郡丞,属于太守次官,最起码也是正六品的官。

  最少比比李烨还大两级(从六品,正六品)。

  更何况。

  这位李靖也是陇西李氏的人,由此可见这陇西李氏的势力和影响力有多大。

  人才太多,门生故吏太多。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

  。com首发最新。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