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但为君故——蔺绪番外_国破后我和乱臣贼子HE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走到了会稽,从会稽入薛郡。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江南,来到战争的阴影还没有被波及的地方。

  百姓仍然安居乐业,马车行在街市或是郊外,都常常能够听见江南少女歌唱的声音。

  明月之下,他听见女子口中的《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大约是女子的闺怨,却莫名地入了他的耳。若可以化作清风,他只愿为东南风,一路吹往长安。

  再幻人形,实现他这一生都不可能再实现的抱负。

  到达薛郡之后,父亲很快便梁帝提拔,成为了小朝廷的中书令。一时间风光无俩。

  而梁帝居然也曾经听闻过他在旅途之中所做的事,也同样地赏了他一个礼部员外郎的官职。

  一面提拔着杀妻弃女的凶手为中书令,一面又赏给他无法面对这个事实的儿子员外郎的官职。

  偏偏是礼部,掌管五礼之仪制,祭享之政令的礼部。

  大约只有父亲不觉得这是讽刺,甚至在家中大拜宴席,为他顺利出仕而大肆庆祝。

  不过数月,他们就好像完全忘记了陷落的长安,与逝去的家人。

  他并没有出席,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有打算接受。

  他其实早就应该出仕了,在许多年之前的长安。

  他同当时的驸马冯逾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读书,常常在一起交流所思所感,只觉得世间怎会有同自己如此契合之人,相见恨晚。

  他仍然记得他刚刚认识冯逾的时候,这个时刻和后来他所知的冯逾的结局在记忆之中连在一起,每回想起来一次,便痛彻心扉一次。

  开始与结局,都是在正阳门下。

  面如桃花的少年,在上元诗会时,为一句诗词中的一个字而引经据典地争论不休。

  直到街市上门可罗雀,他们被五城兵马司的官兵盘问,才骤然发觉,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

  冯逾如世人所言,的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书呆子。纵然宵禁之时已到,被官兵盘问,他也仍然还在为这一字之差所纠结着。

  那时候他也还有少年人的意气,见冯逾始终不肯低头认输,便仍然同他争吵不休。

  那时候的冯逾还不是驸马,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又哪里会懂得这些。

  见他们不曾报上姓名,也不愿意就此离去,便干脆将他们一同带到了府衙之中,呆了整整一夜。

  到了第二日彼此家中都有人来报人口走失,才终于知道了彼此的身份。

  在互相通过姓名之后,他们都放下了这一夜的芥蒂,自此成为了几乎形影不离的好友。

  梁朝的官员大多由世家推举,而有资格推举官员的,也不过只有那几家,寥寥数人而已。

  他读书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与人谈天说地,谈古论今的,他想要为百姓做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