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二十章 兵不厌诈_天生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落入了旁门左道现在势力衰微,哪里比得上儒家的仁义之说遍传天下。况且晚生这次前来事关重大,还望先生行个方便。”

  偃师道的谦让让郦食其颇为满意,心中的对视之情便减了许多,捋须微笑道;“跟我走吧,我带你去见沛公。”

  刘邦此时正一脸得意的坐在营中,想二年前他还是沛县的一名登徒子,游手好闲于乡间为众人不齿,可现在他却是高居堂上手下十五万大军的沛公,而且咸阳就近在咫尺,那唾手可得的关中王之位也是近在咫尺,他此刻如何能不得意洋洋呢。

  可他内心还是不忘时刻提醒自己,此时还不是得意忘形的时候,因为秦国尚未覆灭,项羽的大军也即将叩关而入。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他这才暂不接见秦使,而是先和张良萧何二人在营中商议了半天。

  待到郦食其带着秦使前来,刘邦才整理了下衣装在中军帐中接见秦使。

  偃师道遥遥见一名中年男子高居座上,旁边环绕众人,便猜到了是刘邦,急忙碎步向前用标准的秦国参拜大王的礼节跪拜,口中高呼:“参见沛公。”

  刘邦一愣,旋即心中欢喜。他虽为一方诸侯,可手下的那些将领大多都是苦兄弟出身,原本就和他称兄道弟习惯了,见了他最多也就是随口喊一句‘沛公’,哪里有像偃师道这样行正式的叩拜之礼。刘邦心中不由有些飘飘然起来,对这个秦使的感观也大为好转。

  “那个……爱卿平身吧。”

  “你就是子婴派来的使者,说吧,子婴派你来有什么事情。”关于子婴重伤的消息韩信封锁的十分紧,对外的政令都是宣称是子婴的诏令。所以刘邦至今不知秦国的主事人也属正常,故而才会有此一问。

  偃师道正站起身来,闻言又躬身道;“回沛公,秦王派我来正是为天下能息兵止战而来。”

  “哦?”刘邦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急忙追问道;“这么说子婴是想投降了?”

  偃师道正色说道;“是议和,不是投降。”

  “两者有何区别?”

  “自然是有。”偃师道微微昂起头来,面色不亢不卑的说道;“投降者是为走投无路所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像昔日齐王田建降我大秦是为降。而议和者犹如当年秦赵渑池之会时的蔺相如,虽然赵国势微,可却能不亢不卑最后争到秦赵罢兵修好,此为议和。”

  刘邦哈哈一笑,道;“好一张伶牙俐嘴,不过在我看来两者根本没任何区别,你来我营中观我大军雄壮否?昔日章邯四十多万大军都不是我十万楚军的对手,今日你们仅靠着些残兵败将就能抵御的住我的二十万大军吗?”

  偃师道却面不改色的回道;“沛公您不是项羽,我王也不是章邯。我曾经听说你们楚人有一句话叫‘楚虽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