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九章 大行业_晚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劳力的数量,转子数量是人力的十倍以上,那么登莱的价格会比江南低得多,唯一顾虑的,就是水源可能不足。

  周来福看着那些抽棉条的学生,对刘民有问道:“刘大人,这个水力纺纱机倒是好,就是这个棉条,若是还是要人力来抽。实际也节约不了人,最多是省力一些。”

  刘民有对这些具体的细节还不太清楚,他转头看看负责水力织机的人,便是他熟悉的关小弟,这个小孩才十七八岁,但从机械班出来已经做过多个机械项目,每次都表现很好,小小年纪就成了工坊里面的技术主事,还在文登大学堂兼职教习。

  关小弟恭敬中有点骄傲。对两人道:“两位大人,从棉条抽绪,便是棉纺有别于丝麻织物的最要紧的一项,俺们一起研究过江南的织机。他们的转子一般为三锭四锭,盖因纺工一手执棉条,一手抽绪。五指之间便最多四条,由此锭子不能超过四个。”

  刘民有和周来福都不懂这些。认真的听着关小弟讲解,他们看关小弟的神态。应该是有预案能解决。

  关小弟继续道:“蚕丝的难处在缫丝和合丝,到纺丝之时已较容易,麻亦长,难在绩而不难在纺,是以合用多锭纺机,棉花单丝甚短,又互相缠绕,纺纱前只能搓为细长棉条,双手边纺边抽,必须手指之间执棉条,要增加锭子,就得在抽棉条上下工夫,属下在一江南纺机上发现一物,是一个可以带五锭的木条(注:天工开物纺搂图2),由此想到一个法子,用两个木制长条当作两手,由两人操作,三四个人便可管四十至六十个锭子,如今在人力纺车上试验,待稳妥之后再上到水力纺车。”[

  工业研究室的主管对刘民有两人道:“关小弟确实机灵,这个双层木条虽是看着简单,但论水力人力,实乃棉纺机之关键所在,目前看来颇为可行,下官打算定关小弟为首功,拿一等奖金。”

  周来福听完问道:“人力和水力最多的带几个转子?”

  那主管道:“人力眼下是实验的八转和十二转,后面实验二十四转,水力可到六十转。”

  周来福听完默默计算了一会,他对刘民有低声道:“眼下棉纱最多的是松江,他们中品售价一般每匹一钱五六分银(注:《阅世编》),其中棉价约一钱一二分,毛利大约两成,运到北地售价每匹三钱银,若是我登莱能做出相同之物品,已是占了地利,走海运去天津和宁远,亦比运河便宜许多。工坊之分工细作,远超那些小户,又占了人和。如今再有这纺机,赚相同的银子,咱们的价不会超过二钱二三分,在北地能很快胜过那南货一筹。”

  刘民有想起这个巨大的产业,也有些兴奋,他对周来福道:“我与来福想得差不多,第一步计划,就是先把山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