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会盟天下_太上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约的伯君或属君。侯冈来了,原九黎的五位大巫公也来了。禄终并没有到场,来的是他的长子昆吾,禄终早在与帝江决斗之前就已将伯君之位传给了昆吾。

  简单介绍一番中华帝国的治理方式,天子与各部定盟共治天下,偏远之地另有众属国。辖境内有很多城廓,城廓中任命了各级官员,但这些官员基本上都由当地大部族子弟担任。各部族首领俗称君首,受天子正式册封定立盟约之后方可称伯君。

  千年之后,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区分,但如今尚不是这种制度,受册封的部族君首皆称伯君。伯君亦有一至五等,类似于巴国的爵位。伯君出身于什么部族,就决定了其等级,比如侯冈氏是三等,而相邻的济丘氏是五等。

  这种等级通常是世袭的,比如侯冈之后的下一位伯君,仍是三等。还有一种情况通常不能世袭,比如侯冈因为国立有大功,受册封时被特意擢升为二等伯君,这是属于他个人的地位,待其子孙继位,则仍然是三等伯君。

  此时的伯君,也和后世的诸侯概念也有所区别,相当于天下各部共认的大部族的首领。而依附于各大部族的分支小部族,其首领自称族长或亦自称君首,却不是中华伯君。初代伯君须经天子册封、定立盟约由天下各部共认,但继位者未必一定要有这个过程。

  比如吴回就明确传位给了禄终,而禄终也明确传位给了昆吾,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中华天子还是天下各部,按惯例自然默认禄终与昆吾先后继承了伯君之位。而九黎五位大巫公算是初代伯君,必须有正式的册封仪式;少务、盘瓠、虎娃三人,亦是初代属国之君。

  至于侯冈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因为他毕竟“失踪”了十五年,君首之位虚悬以待,传承缺乏清晰地衔接,所以有必要再次正式册封确认,也算是向各部宣告他的回归。

  天下各大势力的首领皆至,没有亲自到场的也派来了代表,却独独缺了一位,便是共工大部的伯君。帝江已死,且在决斗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帝江可能早就预料,若他能在决斗中获胜,则没必要提前指定继承人;若他在决斗中落败,就算指定了恐怕也没用。

  就是在这次的天子朝会上,正式决定与宣布了共工大部已不存在。共工,这个从炎帝朝时期就留下的传承,无论是部族还是官职、尊号,终于彻底成为历史。重华原先的预计,只要帝江一死,共工大部必然陷入内部分裂,不复为患,不料结果比他预想的更彻底。

  如果说“共工”的历史还留下了什么痕迹,如今也只在巴原上。巴国的很多制度,如今还带有炎帝时代残存的影子。比如很多有才能的奇人异士,愿意在关键时刻为城廓出力,则享受城廓的供奉,他们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