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七九章 鲁中战役(二)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步兵、三千骑兵,动用红衣大炮轮番轰炸,架起几百架云梯攻城,结果被县令周亮工率领阖城军民拼死击退。此后如捻军起义、清末民初军阀混战等,攻城者屡次兵临城下,皆因潍城易守难攻、坚不可摧而无一次破城而入。于是有了“潍县石城可抵十万雄兵”的美誉。

  历史上1948年许世友、谭震林率领山东兵团发动潍县战役时,动用了54个团和800多门火炮,利用潍县城西城高、东城低的特点,用强大炮火和爆破突破西城城防工事,攻占西城,进而依据西城,居高临下攻击东城,创造了我军攻坚战的范例。当然,这个时候和潍县战役时候情况不同,许世友打潍县战役时候面对的是4万多国民党军队,而此时日军在城里兵力不多,满打满算也就2000人左右。何况当年山东兵团没有特战队这样的杀手锏,只能强攻。再说,刘一民要的是围点打援,这潍县的鬼子还不能马上消灭完,必须用它来钓鱼,钓大鱼。

  教八旅早就知道了攻潍城的任务落在自己肩上,侦察连早就把潍城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作战计划也早已确定,就等攻击命令了。

  按照教八旅原先的计划,攻打潍城分两步走。第一步特战大队一中队混入西城隐蔽,以新八团率先在坊子打响,吸引潍城鬼子出援,主力埋伏于潍城与坊子之间,引蛇出洞后将潍城鬼子主力消灭在潍城与坊子之间。第二步由特战一中队打开西门,接应部队入城,与残存的敌人进行巷战,待攻击到一定时候,围而不打,迫敌求援。教八旅留部分不得围困敌人,主力出城,配合大部队消灭鬼子援军。

  这个作战计划被刘一民否决,原因是坊子距离潍城太近,鬼子守军又少,白天部队无法隐蔽,夜晚鬼子很可能不增援,因为驻守坊子的不过一个小队的鬼子,独立混成第三旅团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又是一个标准的中国通,有满洲国防军之父的称誉,他的脑子里思考的都是中日之间战略层面的问题,想用小小的坊子来诱惑他,那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想在潍城与坊子之间消灭鬼子主力的想法就显得太过一厢情愿。加上两个多月来教三旅、教七旅在胶济线北侧活动,虽然是隐蔽发展,以鬼子的情报能力不可能不了解一点内情,他们的警惕性必然极高,只要坊子一打响,小鬼子必然据城死守,我军不动用大炮、不使用炸药包就不可能破城。但潍城人文荟萃,来自后世的刘一民自然知道那一砖一木将来都是旅游资源,他绝对不愿意把那些古建筑毁在自己的炮火下。因此,否定教八旅最初的作战计划就是必然的。

  根据潍城日军只有一个步兵大队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配属的骑兵队、炮兵队、工兵队、辎重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