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势_江山争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麻烦。

  当然,如果能够沿途清理掉这些乱军和盗匪,或围剿清除,或收编入伍,对淮南一带稳定,会起到很好作用。

  想到此处,徐世绩神色坚定道:“本将军已知晓,传令给斥候营和巡骑卫,多派出斥候,秘密渡过淮水,密切打探淮南情况,随时回报。”

  “得令!”周围将佐、都尉们,抱拳听命。

  ………

  江都城。

  隋炀帝在位期间,曾派大臣在扬子江畔扩建江都,毗邻观音山、瘦西湖等景致好的地带,建立了东城和罗城,两城之间,风水最好的位置,建立了宫城。

  宫城有四面有门,其中北门为“玄武门”,东门为“芳林门”,打开东门,便与东城相通。

  在宫城内外建造了一批宫室、楼台、苑圃,完全江南园林风格,小桥流水,景致优美。

  当初隋炀帝杨广在大业末年,眼看各地形势已经无药可救,心灰意冷之下,带着宫中女眷,朝中官员和禁卫军等,南下江都,打算在这里躲避风头,对中原的起义军混战,各群雄自立的情况,视而不见,无心而谈国事,不思北上,从而导致身边的将领和大臣们对他彻底失望,由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人发动宫变,将之勒死,结束了戏剧化的一生。

  不过宇文化及得势之后,为了兑现给禁军还京的诺言,无奈带兵北上,放弃了江都城,在北返途中,遭遇了窦建德、李密的军队双重打击,由于宇文化及才能有限,威望不足,也没有带兵打仗的将帅,几番征战,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宇文化及在郑县称帝不久,就被彻底围歼,难逃被诛杀厄运。

  这座江都城,当初留守了几千人,但如今已经被杜伏威带兵占据,成为他在江都郡的一个驻扎点。

  “徐世绩的兵马,何时抵达淮水岸边?”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扬子江边的临江宫顶楼上,凭栏相望着北面方位,询问着身后的将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历阳总管,淮南枭雄杜伏威!

  “义父,据探子回报,这徐世绩已从彭城出发,带兵十五万,粮草充足,不过里面有一半是新军,加上长途跋涉,一旦他们过了淮水,补给线就靠水运,会出现问题。”王雄诞站在后面,恭敬回道。

  杜伏威点点头,转过身,脸色肃穆,说道:“中原已经尽收罗成囊中,唯有这江淮之地,还不在大华管辖之内,中原朝廷的兵马,迟早会打来的,不过,想不到会如此快,李唐刚平定而已,大华朝廷就兵分两路,一路攻打萧梁,一路攻打江淮,也忒不把我江南人士放在眼里。”

  王雄诞拱手道:“义父,我们可以划江而治,效仿当年三国鼎立,魏蜀吴分权,或是西晋北周时期,南有宋齐梁陈,相互对立,只要能够消灭这支徐世绩的兵马,让大华朝廷知道咱们的厉害,划江而治,并非没有可能。”

  杜伏威叹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咱们江淮之地,也并非铁筒一块,除了沈法兴之外,你辅伯伯,似乎也有意分权出去,自立为王。而且,江东以南,吴越之地,还有张善安、汪华、李子通、闻人遂安等势力,这次联合几路人马共抗朝廷,以后各地割据,也很容易被朝廷挑拨离间,各个消灭!”

  “那我们当如何做?”

  “先度过眼前这关吧,如果大势不可逆,最后也只能归顺了。”杜伏威轻轻一叹,打算先抵抗,看后面的战局形势如何,再做最终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