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6 萌总裁讨主意】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虽然不如胡雪岩那么大。

  但是不管是能力,还是实际在历史中做出的事情,盛宣怀其实都在胡雪岩之上!

  清朝有两大红顶商人,誉满天下,胡雪岩被誉为商人之楷模,也成为红顶商人的代名词,至今是小说影视剧中的主角。

  而盛宣怀作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在李鸿章晚年的改革维新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创办者之一,中国近代的轮船、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他无不染指。

  两大红顶商人在时代的交叉,决定了两个人的激烈交锋不可避免。

  盛宣怀早年在创办轮船招商局时,就因胡雪岩的暗中作梗而遭到弹劾,丢掉了督办之职,双方就此结下梁子。

  盛宣怀到湖北勘查铁矿,开办荆门矿务总局,又遭到胡雪岩暗中诋毁,中途被调回京城。在创办电报局的交锋中,胡雪岩也让左宗棠利用手中权力设置了重重障碍。

  19世纪60年代,建立中国自己的电报线是盛宣怀与胡雪岩的心中共同的信条,而他们的后台,分别是李鸿章与左宗棠。

  在慈禧太后否决办电报的倡议后,胡雪岩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到他的茶叶、丝绸生意上去了。

  而盛宣怀办电报局的准备工作却一直没停,他决定先办再批。

  在请示李鸿章后,先架了一条电报线,请朝廷显要亲临试验,评议很好。

  李鸿章这才正式奏请,并很快得到批准。

  于是,盛宣怀被清廷正式委派为电报局总办,主持电报局工作。在于胡雪岩的第一回合的较量中,盛宣怀占得先机。

  双方积怨已久添新恨,斗争愈发激烈。

  胡雪岩派亲信混进了盛宣怀办的电报学堂,弄了几套密码出来。接着通过左宗棠上奏朝廷,开始架设长江之线。盛宣怀自然不甘心,与洋商暗中结盟,共同对付胡雪岩。

  胡雪岩却倚靠洋商购买电报线。

  谁知由于电线器材质量低劣,工程进行不到三分之一就被迫停工了。

  盛宣怀得信后,迅速把胡雪岩架设电线失利的消息告诉李鸿章,并要李鸿章在朝廷上予以弹劾。

  胡雪岩身为左宗棠的战略筹款人又一次忙得不亦乐乎。而李鸿章和盛宣怀却趁左宗棠不在两江,开始向胡雪岩下手。

  盛宣怀一边联络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通过政治上的胁迫与经济上的优惠叫他们今年偏偏不买胡雪岩的丝,致使胡雪岩的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

  这时候,胡雪岩历年为左宗棠行军打仗所筹集的八十万两之巨的还款正赶上到期,这笔款虽然是清廷借的,经手人却是胡雪岩,外国银行只管朝胡雪岩要钱。

  盛宣怀对胡雪岩一切情况都了如指掌,估计胡雪岩调动的银子陆续出了自己的银行,便托人到银行提款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