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九章 胡亥_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日后,秦军顺利接收瓦多城、萨拉城。

  萨拉王、瓦拉王按照之前的谈判条件,解散了王国的所有军队。

  秦军接管瓦多城、萨拉城,标志着瓦多王国和萨拉王国的灭亡,标志着秦军在美洲大陆的壮大和腾飞。

  前往美洲,半月不到,救少昊,灭三国,这也充分的向这片陆地上的一切势力,展示了大秦的强大和不容侵犯!

  秦军接收瓦多城、萨拉城后,秦始皇嬴政并未就此停歇,而是立即发布了一系列的政令,布局大秦在美洲大陆的统治格局。

  首先,就是郡县制。

  将高山城,设为南昊郡;萨拉城,设为北昊郡;瓦多城,设为西昊郡。

  如此,少昊周围三国,便成了大秦在美洲的三个郡。

  而三郡的中心,少昊城,则设为少昊州。

  之所以暂时不设行省,是因为在嬴政和李阳的规划中,美洲整块大陆将来要设多个州,州下面才是行省,也就是说,州,大于行省。

  比如,将来会在南美设置一个州,在北美设置两个州,加上少昊州,一共就是三个州。

  这是一个大的布局,毕竟,嬴政的理想是要让美洲大陆自古以来就成为大秦的疆土。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将部族群居(部落)分化拆散,改而划分成一个个乡、亭为单位,削弱部族为单位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削弱部族影响力,嬴政除了设郡县制,还将萨拉族与瓦多族拆散,分别安置于南昊郡、北昊郡、西昊郡。

  郡县制所需的郡、县、乡、亭四级官员,则由秦军当中抽选部分人才,搭配少昊官员,一起出任。

  同时,嬴政还征召组编郡兵,负责各郡治安,也就是所谓的警察部队。

  当然,郡兵的组建,自然是以少昊人为主。

  萨拉族与瓦多族,这两族土著,则是半奴隶身份,除了开垦耕种之外,还需服徭役,承担修建郡、县、乡、亭的任务。

  除了郡县制的设置和实施,为了更好的将刚刚回归的殷商部族,融合到华夏民族当中,让他们更具有民族归属感,嬴政还立即在少昊推行了义务教育。

  让每一个少昊孩孩童接受统一的义务教育,也是大秦在少昊长久立足的基础。

  统一意识,统一思想,让脱离华夏长达千年之久的殷商人,接受思想教育,重新将华夏民族根深地固化,不仅眼下,乃至长远来看都是很有必要。

  少昊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是从大秦带过去的,其课本内容,自然也是一样的。

  比如:“我是秦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咸阳城是我们的国都,华夏是我们的民族。”、“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身上流着同样的血,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是秦国人,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黄土高原是我沸腾的血液,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