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九十章关东军南下_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本天皇在日本国内地位相当于刘姓皇帝从西汉传承至近代,期间虽然皇位的传承多有起落,但即使是幕府掌权时代也不敢改朝换代。

  在日本民众眼中,日本天皇就是神圣的代表,但在日本权贵和财阀眼中,日本天皇是利益团体的代表,是撬杠整个国家的杠杆,是呼吁民众响应的口号,更应该是一个高高在上,不问世事的傀儡。

  当意见相同时,整个国家机器高速运转,代价不过是底层的民众成为耗材,可当意见不同时,日本天皇的想法也就没那么重要。

  近卫师团以参与国内平叛、护卫东京的的由头被召回日本,实际上是日本天皇自身感到威胁,试图用近卫师团加强自身保卫力量,然后大本营却在近卫师团返程途中下发了一封令其停靠在海州湾的命令。

  如今日本矛盾的根源其实是皇道派与统制派之争,只不过两者都是日本军队内部的派系,核心观点是一致的,都要求对内进行军人独裁,对外进行侵略战争,但是组成人员来自的阶层不同。

  皇道派大多出身社会底层,非陆军大学毕业的军官且多是中下层军官,在军队中升迁困难重重,主张“尊皇”,清君侧,要求日本天皇亲政,打倒权贵和大资本家,依靠武力从下而上进行改造。

  统制派则大多出身与精英阶层,陆大毕业且多是中上层军官,主张对内维持现在政治体制不变,尤其要维持军部的统治地位,放弃暴力革命,自上而下推行改革。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阶级立场不同,皇道派喊出来的口号是天皇最大,但天皇需要支持军人,不听话的就杀光,统制派的口号则是普天之下,军部最大,就连天皇也要尊重军部,如有不听话的人就调离。

  所以1935年,皇道派的一名年轻军官堂而皇之的走进统制派代表人物,时任军务局局长永田铁山的办公室,一刀将其钉在门板上。

  1936年,在幕后一些人的推动之下,第一师团师团长奉命调往满洲,于是驻防于东京的第一师团中下层军官认为这是统制派在清除皇道派的势力,最终筹谋了一场兵变,开始去诛杀天皇身边的“坏人”。

  然而,皇道派与统制派之争并不是日本军队的主流,真正的矛盾还是长州藩与萨摩藩,陆军与海军之争,所以在二二六兵变中,只有一名陆军高层丧命,其他死者皆是海军高层。

  兵变的成功取决日本天皇的态度,但是裕仁天皇并不买账,其一这些参与兵变的官兵破坏了底线,其二,官兵虽然打出“尊皇”、清君侧的口号,但是却做了第二套方案,邀请裕仁天皇的亲弟弟前往东京。

  最终海军舰队抵进东京湾,在陆海军的联合之下,参与兵变的官兵被镇压。

  这其中有一人不得不提,岗村宁次出身与没落的武士家庭,初期是皇道派,后转投统制派,最终在二二六兵变中镇压官兵而得到晋升。

  实际上,冈村宁次被视为皇道派官兵的逆袭的偶像,冈村宁次乘坐飞机经过八路军根据地失事之后,日本军队中的皇道派势力彻底衰落。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