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七章东亚同盟自治军_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次的目的。

  “大哥,咱们之前与日本人交过手,这要是到了日本人手底下,那还不给咱们小鞋穿?”手下的一名兄弟迟疑的问道。

  “放心,日本人已经承诺,既往不咎,再说只要手里有兵,不管是当地的鲁西北行署亦或是日本人都会派人拉拢咱们。”程道合心里对日本人并不排斥,自信满满的说道。

  随后两天,程道合积极从中串联,大名一带,除了段海洲所部之外,有名有姓的武装力量共有五家,如王天祥,郭清、王自全、程希孟、李成华等。

  其中王天祥此人大有来历,且跟八路军关系匪浅。

  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王天祥在国军部队中任副团长,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奉孙殿英命在沙河、武安一带组织武装,任支队长、团长。

  在武安、林县、沁阳、济源、淇县一带与日军打过几仗,有些声誉,最后升任副师长。

  在沙河、武安组织武装时,同八路军关系更为密切,他手下的部队中有不少进步人士,其中有些就是我方人员。

  在他的请求下,八路军派去若干政工干部,帮助建立政治机关、制度。

  可是好景不长,1939年下半年,孙殿英随蒋反共,想方设法排挤、陷害王天祥。

  冀察战区密电孙殿英立即将王天祥就地正法,队伍编散,王提前获得消息,率部出走。

  此后,王天祥率部转战多地,在安阳与程道合打过日本人,后战事失利,最后来到了大名一带。

  此时,武勤为了漳北军分区更好的钳制大名一带的形势,下令将军分区指挥部及三团前移至临漳与魏县交界地带。

  指挥部内,当地政府的同志正在跟武勤汇报情况。

  “吴部长,情况属实嘛?部队在小鬼子那边也有眼线,为何没有情报?”武勤疑惑的问道,按理说,邯单的日军有动静,即使是贾贵那里也能得到相关的情报。

  据武勤所知,这段时间,邯单各县的伪军倒是有些变化。

  各县伪军重新整编,从伪军之中挑选精锐编成各县的警备大队,由黄金标担任邯单地区警备司令,其余伪军则是整编为邯单皇协军第一师,师长由康顺子担任。

  “情况属实,王天祥一直与咱们有联系,其自卫军内部有咱们的工作组长期驻扎,错不了!”

  “听说来人是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情报课拍出来的特使,专门负责联系、收编各地伪军!”冀南行政区下属一专区的统战部吴部长说道。

  “那你们什么意见?”

  “王天祥倒是心想咱们八路军,但是专区政府的意思是让王天祥在伪军中任职,继续秘密与咱们联系!”

  “其中,驻扎在魏县的程希孟部向来与咱们矛盾颇多,此次第一时间倒向了小鬼子,为了以后更好开展工作,需要主力部队先将该部重创,同时压缩其生存空间!”吴部长接连说道。

  “没问题,本就是要对他们动手!”武勤痛快的答应了。

  没过多久,一支名为东亚同盟自治军在大名宣告成立。

  日军情报课岩桥秀男大尉在大名县城举行授旗仪式,按照日军规定,自治军由四个旅(八个团)组成,军长、副军长授中将衔,旅长授少将衔,团长授上校衔。

  军长王天祥、副军长程希孟,第一旅旅长李成华,第一旅旅长李成华,第三旅旅长程道合,第四旅旅长杨法贤,军部突击团团长张履亭。

  日军派岩桥秀男上尉为军事顾问,横尾大助上尉为经济顾问,各旅均有日军一个小分队监督。

  大名、魏县一带从104旅团的防区划出,单独成为自治军的地盘,并成立行政公署。

  可惜,魏县的程希孟部在参加授旗仪式的路上,被漳北军分区三团伏击,程希孟及大部分头目被当场击毙,余部溃逃至大名境内。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