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 来自山城的“驰电嘉奖”_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一定,知道常凯申问的不是这个,而是试探他对日方的态度。

  抗日战争中,随着武汉会战的结束,中日进入了相持阶段。日本****终于发现三个月内占领中国之大话是多么地不切实际,而此时的常凯申也是被打得精疲力尽,被一路败北,把政府迁到了山城,战事暂时得到了僵持。

  日本方面此时想要快速解决中国问题,从单方面意图完全依赖其军事手段的破产,自然开始导向以政治威逼为主,军事策应为辅的策略。

  1939年12月份,日本企图逼迫常凯申屈服的“桐计划”构想,进入了试探性的实施阶段。

  “桐计划”是日本强迫中国接受东北满洲国独立现实的;一份以“联合剿共”为名义的所谓中日友好停战协议。

  因为涉及到东北主权,此计划一直在秘密进行中,而常凯申最后的底线恰恰就是想让中日回到七七事变以前。

  正当常凯申准备在长沙围绕“桐计划”,进行所谓三巨头会面之时(常、汪、板恒征四郎),百团大战打响了!

  常凯申集团发现这一战役,存在着可以扩大协议中方利益的机会,而暂时终止了“桐计划”。

  接着就是随着日本方面彻底与德意签订了轴心国协议后,迫使美英结束了对日的绥靖政策,开始对中国大力支援。

  “桐计划”此时才胎死腹中,常凯申自然倒吸一口凉气,庆幸自己的老辣狡猾而躲过了政治上的一劫。

  在1939年的下半年,常凯申发起的冬季攻势并没有取得实际战果,中日战线依然维持了不变。紧接着从1940年4月开始到6月底,德国进攻并占领了欧洲的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和挪威,国内亲德亲日的声音抬头。

  这一形势刺激了日本,他们为加快“桐计划”的步伐,发起了枣宜战役并占领了宜昌,直接威胁着山城。

  同时又迫使美英法对日的绥靖,让英法封闭了中缅、中越西南国际大通道。

  经济上封锁、军事上进攻并以宜昌为基地,对重庆等大后方采取了针对性,旨在磨灭中国军民抗日斗志的大轰炸。

  对于这一切主席一针见血的指出:“日本企图以截断中国西南交通迫使中国言和,而常凯申没有外援将不能继续抗战,所以中国抗战有和平妥协的可能。”

  由于美英为了让自己全力应付德国,以及维护自己对日巨大贸易的利益(美国卖钢铁和石油给日本,英军舰商船甚至帮日本运送日侵华物资),居然按照日本的“调门”调停中日战争。

  8月20日,百团大战按照命令正式打响,日军被这一“挖心”战略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同时也让蒋集团看到了日本军事上进攻重庆,多少带有虚张声势的泡沫,从而促使其在关键时刻停止了“桐计划”的进行。

  而另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