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2章 原地驾崩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旧还是流民。”

  “臣为人慎重,非言之凿凿,不敢谏言,准许长宁伯和宁寿侯请乞的,是昨日的陛下,并非今日的陛下,还请陛下纠正过去的过失,将良田还与良乡百姓。”

  这些混账事是昨天的弘治皇帝干的,不是今天的弘治皇帝干的。

  这么一听,弘治皇帝心里顿时好受了许多。

  张贤这个家伙太莽,他不站出来,弘治皇帝轻则罢官,重则将他笞一百大板,再罢官。

  不过,这么一说又怕刺激到弘治皇帝幼小的心灵。

  他有点担心,弘治皇帝回去会不会换上纱袍,又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陛下?”严成锦轻唤一声,试探的问。

  弘治皇帝面无表情。

  “臣有鱼鳞图册为证,绝不敢欺瞒。”张贤震声道。

  宁寿侯和长宁伯是国戚,张贤知道,有损陛下的颜面,但他还是要谏。

  平日没有进京面圣的机会。

  如今弘治皇帝就在眼前,不敢谏言,何以担得起父母官三字。

  “张贤所言不假,如陛下来良乡时所见,良田众多,良乡并不贫瘠,却年年岁岁交不足粮额,只因这些良田,都掌握在大臣手中,还请陛下归还百姓。”

  按明朝律法,考取功名后可以免除一定的赋税,免除更多的是指免除杂役,赋税还是要交的。

  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

  长宁伯和宁寿侯不交税,良乡才年年欠额。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朕会彻查!”

  说完这句话,弘治皇帝和李东阳回了宫。

  张贤有些惭愧跪下:“下官实在别无他法,才出此下策,若今日良田得以归还,都是大人的功劳,下官替良乡的百姓,谢过大人。”

  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初见严成锦,便觉得他是胆小怕事的人,还巴结当朝太子。

  可当良乡推行新税,商贾聚集于良乡时,他发现严成锦并非像一般的御史。

  今日陛下动容,绝非因为他谏言,而是严成锦所言句句击中陛下的心头,从谋略到话术,自己远不如严成锦。

  “不必拍马屁,本官不喜欢听。”

  严成锦倒不怪他,就是需要一个头铁的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