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九章 利弊决断_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东汉末年,汉桓帝开始,全世界就进入了新一轮的小冰河纪。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东亚的气温就开始不断下降。

  这个气候下降的趋势,将会在南朝刘宋建立的时刻达到终点。

  这个气候变迁,带动着整条四百毫米等降雨线的南移。同时因为气温的下降,中原地区的量产量也开始减产。

  而眼下,季汉所处在的关中,就已经被这個气候波动影响巨大了。

  诚然,目前来看,把京城定在长安算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依靠成分纯洁的关中维持政权稳定,同时还能稳定自身的基本盘。

  但就现在这个情况,关中恐怕是很难向西汉年间那样供养得起一个首都了。而且就算供养得起,对季汉来说也是锁死了上限,未来两百年里京城不可能有更多的发展。

  而且……就现在这个气候趋势来看,关中未来所面临的可能不仅仅是粮食进一步减产。位于孤轩于中原之外的关中平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所面对的军事压力很可能也会越来越高。

  毕竟小冰河纪的影响,并不只局限于中原的。相比于富饶的中原,生活环境严酷的北境胡人实际上生活更加困难。

  正因为气候的变迁,北境胡人已经开始组团南下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可能持续要面对来自北境的压力。

  甚至就连季汉自己设立的六镇,也可能是关中的威胁。

  当然,季汉也可以尝试从关东征调物资西进,以此来充实关中。但这样一来的损耗将会是巨大的,大量的物资会浪费在路途之中。

  尤其是当中原之粮沿着黄河运送到陕城之后,所有物资都得上岸陆运入关中。

  这么多的算盘一合计,精于算账的尚书台就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迁都吧。

  把都城迁到洛阳,依靠着司州盆地的险阻与中原水系的运力,可以从中节省大笔的财政。季汉还能因此加强对关东的控制,貌似一切都会好起来。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政治股份可能因此被关东士族稀释,不过这也算是没有办法的。

  “总而言之,大将军您也能看得出来,我们没有选择。”杨准摊了摊手,有些苦涩的对马谡解释道。

  “若是可以,我作为关中人士,更愿意让朝廷继续待在长安。但现在事实还是关中已经快要养不起京城了,为了国运恐怕不得不这么做了。”

  对于这个情况,马谡一直处于深刻的沉默。在杨准解释一番之后,马谡也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什么。

  有些事情,显然无法靠一个人拼命就可以改变的。马谡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现在就得动一动脑子,为此事想一下办法。

  “陛下什么时候召开朝会再次商讨此事?”

  “两日之后,陛下会在朝堂召开朝会。届时不仅您需要前往,丞相也会参与商讨此事。”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