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8章 时过于期,否终则泰_大汉永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李广利第二次出兵,回来了。

  从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到如今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两战大宛,前后花费了四年,才终于使得大宛臣服,这四年中至少有两年的时间都是花费在路上的,万里征程,不过如此。

  其实在出发前,汉武帝就派遣使者通告乌孙国,要求他们出兵与汉军合力攻宛。

  好家伙,人是派了,但事没有做,乌孙派遣两千名骑兵前往,可却在徘徊观望,不曾上前打仗,有点像是后世朝天放枪的感觉。

  这也不好怪罪人家,是吧,大汉总要讲理的,直到看着大宛被揍趴下,这乌孙才彻底老实了,不止是他们。

  当贰师将军李广利的队伍凯旋东归,所经过的那些小国听说大宛已被攻破,都打发自己的子弟跟随汉军去纳献贡物,谒见天子,因而作为人质。

  看见这么活生的一个例子在眼前,西域各国是彻彻底底的臣服了,威风都是打出来的,伟人就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一个残酷而冰冷的现实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世间所有的规则法律都是在暴力的加持下才形成的,你不够强,没有人会听你的。

  一手正义,一手武力,左手大棒,右手蜜糖,这才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次出征六万多人,可是返回进入玉门关的只有一万多人,军马只剩下一千多匹,战损比例高达六分之一,这也太恐怖了。

  其实李广利这一次行军,军队并非缺乏食用,汉武帝可是动用了大汉一半国力,西域各国也有资助,打仗牺牲的也不能算多,之所以死了这么多人,大多是将吏们贪财,不爱护士兵,侵吞军饷,因此死在路上和逃亡的人很多。

  汉武帝因为是远涉万里征讨大宛,就不责问他们的过失,便下诏说:“匈奴为害很久了,如今虽远徙漠北,与旁国共谋截击大月氏国使臣,拦杀中郎将江及原雁门太守攘,危及须国以西,合谋大宛杀期门车令、中郎将朝及身毒国使,隔断东西道路。

  贰师将军广利征讨其罪,战胜大宛。赖天之灵,从溯河山,涉流沙,通西海,山雪不积,士大夫直接穿过,获王首级,珍怪之物都陈列于庭。封李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

  好家伙,这仗打得一点都不漂亮,可李广利还是被大肆封赏了。

  不仅如此,李广利下面的将领多有封赏。

  封斩杀郁成王的赵弟为新时侯;军正赵始成功劳多,为光禄大夫;上官桀敢深入,封为少府;李哆有计谋,为上党太守……

  军官中被封为九卿的有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级官吏的有一百多人,一千石级官吏以下的一千多人。

  自愿参加者赏封的官爵都超过他们本人的愿望,因犯罪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