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1章 帝国最大的隐患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帝国最大的隐患

  阿拉丁是否履行承诺,英国人已经顾不上了,和平协议还没有签字呢,英国就已经开始撤军。

  不撤不行啊,这仗实在是打不起。

  截止到四月份,为了这场战争,英国已经支付了超过5000万英镑军费,虽然英国还不至于因此破产,但也确实让英国不堪重负。

  1893年这会儿,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一艘万吨级凯撒改战列舰,对外报价才65万英镑。

  英国还有很多抚恤金没有支付呢。

  粗略计算,英国为征服马来半岛,至少投入了100艘万吨凯撒改战列舰。

  花了这么多钱,如果能达到目的倒也罢了。

  对于这一事实,清帝国虽然不愿意接受,可也不得不承认,高丽已经摆脱清帝国藩属国的地位,从此不再接受清帝国的保护。

  这时候谈不谈,已经没有意义了。

  4月29号,高丽和日本在仁川签订了《仁川条约》,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

  乔治和格奥吉5月份才抵达克里米亚,这时整个爪哇岛都已经处于亚齐苏丹国的控制中。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除非你能找到另外一个人,取代她在尼基心中的地位。”

  英国内部的评估是,如果这仗继续打下去,那么英国至少要投入500艘凯撒改,才能征服马来半岛。

  尼古拉也兴奋,因为他在锡格马林根见到了阿列克丝公主。

  乔治不骄傲,牛刀小试而已。

  自第四次亚齐战争爆发后,荷属东印度白人就陷入巨大恐慌中。

  4月17号,亚齐苏丹国在爪哇岛登陆,荷属东印度总督被迫逃离巴达维亚,荷兰在东印度的殖民统治彻底崩溃。

  《仁川条约》签字后,高丽顺势向包括俄罗斯帝国和清帝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提出修约要求,不再承认以往的所有不公平条约。

  乔治不忘初心,他最初的目的就是种地。

  连英国都已经在马来半岛服软,美国也没必要因为高丽和俄罗斯帝国交恶。

  距离乔治和安妮的婚礼只剩下不到3个月,时间紧迫,乔治回到圣彼得堡后,马不停蹄又和谢尔盖、尼古拉,以及卡罗尔大公和斐迪南一起去锡格马林根。

  等哪天乔治君临君士坦丁堡,再骄傲也不迟。

  巽他海峡并不能为巴达维亚提供足够的保护,亚齐苏丹国之所以没有立刻渡过巽他海峡,是为扫平荷属东印度政府在苏门答腊岛的残余势力。

  旧港失守后,一大批白人已经逃离荷属东印度,剩下的白人也做好了随时逃离荷属东印度的准备。

  乔治这时候却在返回圣彼得堡途中,人在船上根本无法联系。

  乔治来到德国,海因里希亲王自然全程陪同。

  领事裁判权这东西吧,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根本就没用。

  这个要求难度并不大,因为其他国家对高丽,并没有类似日本的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