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6章 内河舰队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6章内河舰队

  米哈伊尔做事还是有点小家子气,目光不够长远。

  乔治现在的目的是收购爱迪生的公司,将爱迪生彻底干死。

  到时候市场上就只剩乔治的交流电,电费多少钱一度完全是乔治说了算,乔治想收多少收多少。

  专利费要的再高,卖不出去也是白瞎,反而给了爱迪生垂死挣扎的机会。

  如果摩根找蒂埃里的麻烦,蒂埃里完全可以拉摩根入股,到时候都不用蒂埃里说话,摩根搞不好会帮蒂埃里对付爱迪生。

  原因很简单,交流电的成本比直流电更低,可以让摩根赚更多钱。

  这就足够了。

  “不会有万一!谁敢挑战强大的俄罗斯帝国?”

  “乔治,你在担心什么?根本没有人敢进攻海参崴。”

  海参崴周边多山,完全可以利用地形,将炮台和碉堡修建在山腰或山巅,这样一来消耗的物资就会大大减少。

  经过橡树师的磨炼,彼得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炮兵军官。

  米哈伊尔的思维,代表了绝大部分俄罗斯人。

  和商业相比,真正让乔治担心的是军事。

  乔治没办法把海参崴搬走。

  在圣彼得堡,除了酒类专卖的第一桶金,乔治从不涉足传统行业,和大公们和平相处,就像小白兔一样人畜无害。

  但是乔治很清楚,日本在击败了清帝国之后,就会将目标对准俄罗斯帝国。

  5米厚的顶,加上覆土,最起码也有15米厚,这对于海参崴的工业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按照该计划,日本将每年建造十艘军舰,期满之时共建成二百艘军舰,外加二十艘运输船。

  经过专业人员的测算,要满足乔治的要求,海参崴炮台的顶部厚度,至少要达到5米以上才行。

  1873年,时任日本海军卿的胜安芳提出了一个为期十八年的海军扩张案,计划新建包括铁甲舰在内的大小军舰共计104艘。

  米哈伊尔和米柳京对日本和清帝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完全是看热闹的心态,根本没想到未来日本和俄罗斯帝国之间也会爆发战争。

  听完乔治的计划,米哈伊尔和米柳京再看乔治的眼神都变了。

  所以阿穆尔军区接手炮台之后,乔治就开始着手对炮台的改造。

  木质炮台肯定不行,乔治要求把炮台全部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至少要可以抵御320毫米海军舰炮的直接打击。

  至于军舰——

  清帝国的北洋海军也已经初成规模。

  所以一个狠辣的乔治,远比一个温情脉脉的乔治,更让米哈伊尔和米柳京放心。

  乔治是深度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患者。

  米柳京到任之后,阿穆尔军区才开始接手海参崴炮台,这时候乔治才知道西伯利亚舰队有多不干人事。

  这给了米哈伊尔和米柳京一个错觉,好像乔治在商业上并没有多少野心。

  一个港口城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