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4章 廓尔喀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廓尔喀

  英国人背靠强大的日不落帝国,满世界乱窜,移民的、旅游的、考察的、传教的等等等等干什么的都有。

  就这么区区几个英国人在阿穆尔失踪,居然引起英国政府的注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英王储失踪了呢。

  西伯利亚不惯英国人的臭毛病,说失踪就失踪,自然之力无比巨大,必须敬畏。

  乔治不管管家们在迎宾馆的生活,叶卡捷琳娜都发话了,乔治只能减少外出次数,大部分时间都在光明顶和安妮研究音乐和书籍。

  乔治也挺喜欢看书的。

  当初乔治离开冬宫的时候,唯一的要求是把冬宫的书房搬走。

  虽然这个愿望没能如愿,但是这么多年,乔治也基本将冬宫书房的藏书复制了一遍,搬到叶卡捷琳宫。

  这些藏书现在都在海参崴图书馆,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对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修订之后刊印。

  说实话,有价值的不多。

  普希金之前俄语甚至都没有规范,所以俄罗斯能有多少书?

  德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马丁·路德借助翻译《圣经》,推动了德语的统一,成为标准德语的基础。

  也就是说,马丁·路德翻译《圣经》之前,德语也是混乱的,根本没有标准德语这一说。

  1781年才有第一本德语字典,内容一直在修修补补,一直到21世纪还在修改。

  所以德国的传世古籍,也没有多少。

  最常见的是各种版本的《圣经》。

  这就能解释安妮为什么看《易经》了。

  因为欧洲有关文化的历史真的乏善可陈。

  “你也喜欢东方文化吗?”

  安妮注意到乔治书房里有很多线装古籍,看向乔治的目光就充满惊喜。

  鸦片战争前的清帝国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鸦片战争后,清帝国在欧洲就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

  所以喜欢东方传统文化,在欧洲是会遭到嘲笑的。

  “我也不想喜欢啊,可是在圣彼得堡,除了《圣经》就没什么东西能看了。”

  乔治不否认,尤里耶夫宫的书房,可比叶卡捷琳宫的书房大多了,藏书也更丰富。

  “哪有,普希金的诗歌还是很好的。”

  安妮花枝乱颤,笑眼弯弯的样子让乔治不得不承认,叶卡捷琳娜的眼光确实是有独到之处。

  “我这里有很多诸子百家时代的著作,很难想象,这些著作基本出自2000年前,让我想想,2000年前的德国是什么样——”

  乔治故意逗安妮。

  2000年前的德国——

  这么说吧,德国在公元2—3世纪才逐渐形成部落。

  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德意志才出现独立的声音。

  所以2000年前,根本就没有德国这个概念。

  “讨厌!2000年前的俄罗斯是什么样?”

  安妮大感不满,大家祖上都是野人,谁也别嘲笑谁。

  200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