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告诉你也没用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跟乔治有关。

  乔治前年就建议帝国将铁路收归国有,铁路这么重要的交通工具,怎么能掌握在私人手中呢?

  亚三这两年也开始重视起这个问题,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高昂的运输费用,使俄罗斯政府和俄罗斯企业,负担越来越重,于是从今年初开始,帝国就着手将铁路收归国有。

  维特以前在私人企业任职,乔治管不着。

  以后乔治就管得着了,如果得罪了乔治,乔治随时可以砸掉维特的饭碗。

  “哈哈哈哈,你知道吗,我还是喜欢你以前桀骜不驯的样子。”

  乔治又开始玩梗。

  可惜维特听不懂。

  听不懂也没关系,乔治自己开心了就行。

  在敖德萨一起装船的,还有两套炼钢设备,一套是乌拉尔机械厂生产的,一套是从奥布霍夫钢铁厂拆下来的。

  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动工的话,海参崴钢铁厂的产量就不足以满足需求了,必须加大产量才行。

  今年夏天,钢轨的供应一度非常紧张,米哈伊尔不得不紧急从美国订购一批钢轨,才使工程不至于停工。

  海参崴的钢铁产量,现在只有1.5万吨,就算全部都用来生产钢轨,也无法满足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需求。

  为了尽量缩短铁路的修建时间,早日通车,必须从海参崴和车里雅宾斯克同时动工,所以增产是头等大事。

  海参崴现在有两座炼钢炉正在运作,同时还有四个炼钢炉正在修建中,预计年底之前可以完成。

  除了这两套机器之外,今年夏天,从美国订购的两套机器已经抵达海参崴。

  明年春天之前,从法国和德国订购的机器也将陆续启运。

  最乐观的情况下,三年之内,海参崴的钢铁产量,最少可以提高到年产10万吨以上。

  乔治对这个速度还是相当满意的。

  维特就不是满意了,而是震惊。

  1886年当下,整个帝国的钢铁产量,也才仅仅65万吨而已。

  关键这个产量是理论产量,实际生产中从来没有达到过,去年俄罗斯帝国所有钢铁产量加起来,也仅仅只有50万吨。

  海参崴的钢铁产量如果突破十万吨,对俄罗斯帝国的工业能力同样是巨大的提高。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

  乔治整天撺掇着沙皇和尼古拉将铁路收归国有,将兵工厂收归国有,将大公们非法侵占的土地收归国有,等等等等,反正俄罗斯帝国境内的一切都是沙皇的。

  可是在海参崴,乔治却不管什么好东西,都往自己的碗里划拉,这在维特看来就太双标了。

  前往海参崴的船上,维特向乔治试探性提出,海参崴至伯力之间的铁路,能否也由帝国铁路部门进行管理。

  “可以啊,我也不多要,只要一公里五万,我就把铁路上缴国库。”

  乔治真没多要,五万卢布是帝国反复核算后得出的成本费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