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章 等明年再活捉吧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等明年再活捉吧

  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冶炼中心,俄罗斯第一个冶炼厂就在这里。

  尼古拉所说的炸弹工厂,并不只是单纯的组装炸弹,而是集冶炼、铸造、生产于一身的超级工厂,甚至连需要的火药都是自己生产的。

  这样一座超级工厂,就因为生产的产品军方不再需要,居然说废弃就废弃了,乔治对俄罗斯帝国的工业又有了新的理解。

  俄罗斯真不是不行,而是太能作,帝国类似的事情到底有多少,谁都说不清。

  乔治还能怎么办呢,既然工厂都已经废弃,那乔治就勉为其难接收过来好了。

  工厂毕竟是帝国财产,也不能白拿。

  尼古拉给财政大臣邦吉打了个招呼,乔治就以1000卢布的价格,得到了这个面积为11.5平方公里的废弃工厂。

  确切点说,应该是在1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共8家工厂。

  这个工厂不仅能生产炸弹,连装炸弹的木箱都是自己生产的。

  厂区内甚至还有铁路,通过叶卡捷琳堡接入俄罗斯帝国铁路网。

  跟炸弹相比,乔治更重视的是冶炼和铸造。

  如果不是演习还在进行,乔治恨不得肋生双翼,飞到叶卡捷琳堡组织恢复生产。

  演习也快要进行不下去了。

  清场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冬天即将来临,如果不能在入冬之前清场,那么演习就要等到明年才能继续。

  近卫军在清场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人,这个情况引起沙皇的重视,沙皇下令警务督察舍别科对这些人进行调查,如果他们是为外国工作,就将他们全部发配西伯利亚。

  乔治不欢迎贵族军官去西伯利亚。

  罪犯还是很欢迎的。

  米哈伊尔在远东的移民工作不太顺利,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清帝国,而是来自英国和荷兰的同行。

  英国和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同样大量需要劳动力。

  英国和荷兰人口较少,无法向殖民地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就将主意同样打到清帝国身上。

  英国和荷兰从清国雇佣劳动力的由来已久,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即有记载。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帝国被迫承认华工出国合法化,所以乔治即便不找曾记泽,也能通过正规途径从清国获得劳动力。

  途径虽然是正规的,过程却惨无人道。

  从清帝国非法雇佣劳动力的暴行,英、荷、美、葡等国均有参与,他们伙同清国的“招工局”,采用绑架、欺骗、威胁等手段掳掠人口,情况之严重,连当时的港督包令也不得不承认:为搜罗猪仔苦力并将他们贩运出洋而产生的的无法无天的暴行,已达不可想象的地步。

  清国人安土重迁,不使用这些非法手段,就无法从清国得到足够多的劳动力。

  即便如此,招工局每年“招”到的工人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