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4章 百窍纳真_拂世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年纪有此等修为,恐怕算得上旷古绝今了。”

  道门之中,迈入先天境界,已是仙道有望。若是得上界祖师接引,求一个蜕形尸解、元神轻举也未尝不可。

  “当初我要内侍省炼制一枚百窍纳真丹,就不是为了给自己用的。”程三五淡淡笑道:“也算他们懂事,知道此丹给谁最顶用。长青如果想要站到我面前,必须亲自斩杀康轧荦,以此磨砺拂世之锋。”

  ……

  康轧荦遭遇刺杀,不过是战争过程中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旬日之后,洛阳紫微宫的高台筑造完毕,幽州节度使康轧荦受百官万民共推,于高台之上祭祀天地,登基称帝,定国号为“燕”。

  既然选择登基称帝,中原大地之上便容不得两边分庭抗礼,康轧荦正式下令向西征讨。

  但是还没等燕军西进,河北方向传来消息,有十几个县突然反叛,响应长安朝廷,迅速截断了从幽州到洛阳的关键道路。

  由于大夏承平日久,河北许多州县面对幽州叛军南下,纷纷不战自溃。州县官员或是直接开门投降,归顺叛军麾下,或者抛弃职守逃遁,被叛军随后追上擒杀。

  但河北许多豪族大家并不愿就此归顺叛军,他们在当地根深蒂固,彼此沟通,暗中促使部分州县官吏配合,当即降而复叛,尝试破坏幽州叛军的后勤转运。

  幽州是燕军大部分胡人的发家之地,一旦丢失,对士气打击极为严重,好在幽州本镇还有部分留守兵马,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突发状况。

  燕军没费多少功夫,便一举攻克数座城池,将负隅顽抗之辈尽皆屠戮,杀得血流成河,并且在河北各地恢复祆教拜火之俗。

  然而燕军如此举措,反倒使得河北民心越发浮动不定。为了确保大军钱粮充足,康轧荦有意派人带兵,沿着运河进攻东南江淮之地。

  经过陆相推行新政,江淮赋税钱粮渐见丰厚,而且能够通过运河源源不断运往东西两都。

  好在洛阳作为运河枢纽,仓廪丰厚,足以大军撑持一段时日,为此许多幕僚与将领都上书请求康轧荦向西进攻。只要能够拿下长安,彻底取代大夏,那其他地方不过是传檄可定,无需另外分兵。

  确定战略之后,燕军大部启程向西,路上几乎毫无阻碍,一直来到潼关之外。

  然而潼关北临滔滔黄河、南接巍巍秦岭,周围尽是原高沟深、陵谷起伏的黄土台塬,其中关隘堡砦密集、望楼哨塔如林,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形势险要之地。

  幽州叛军起事之初,陆相便立刻命人修葺潼关工事,加固城防、深沟高垒。如今又有三镇节度使回防长安,率领充足兵力驻守关城,使得燕军接连强攻三四个月,付出许多伤亡,仍然无法攻克潼关。

  残阳如血,即便已过夏至,潼关一带却不觉炎热,反倒让人感到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