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2章 阿房宫赋_家父李世民,让你女儿怀孕怎么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恪已经有现成的杰作,并且就是应对眼前这熟悉的场景,并且能从秦的覆灭,从而吸取教训。

  倒是一点就不怕会输。

  杨广是有些文学天赋,年纪轻轻就能在历史上留下许多诗词文章,但绝对无法碾压那些大文学家。

  “外公,你先来,否则外孙出口,你就没有机会了!”

  杨广冷哼一声,冷笑道:“小子,如果比试诗词,那老夫肯定会先来,但这作赋,却并不是有天赋就能行的,那的拿出真本事来,考验你的文学功底的同时,还会考验你对人情世故的理解。”

  “那行!”

  李恪看向了荒芜的阿房宫旧址,故作沉思。

  片刻后,便大笑道:“有了,来人,帮本宫记录。”

  旁边马上就有人拿出了炭笔,开始准备记录了。

  “本宫就应景而作,作一篇千古名篇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歌台暖响,春光融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嘶!

  杨广脸色马上就变了,双眼死死地盯着开始沉思的李恪,这小子果然是怪物,诗词方面已经是力压全唐了,这作赋的水平,更是一流。

  就这对阿房宫的描述,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天下第一宫的雄伟霸气。

  并且遣词用句无比华丽,让人震撼。

  这小子究竟读了多少书啊,才能做到这种地步。

  听说他十五岁之前,都是在皇宫里抱着天下巨作睡觉,本以为都是这小子装傻充愣,没想到他是真的去读书了。

  从他的诗词,以及如今的这一段文章的描述,就能看出来,这小子文学功底是真的厉害。

  李恪又开始了:“嫔妃滕嫱,王子王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鬓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人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李恪读完了这篇文章,李恪也不记得了,他上辈子是初中还是高中,被老师逼着背诵了这些名篇。

  不过,后来大学毕业之后,倒是喜欢研究这些古文,觉得很有意思,当时背诵不知其中意思,但长大后,经历多了,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感触。

  这篇《阿房宫赋》说的是秦朝,但却是指向了前朝杨广以及陈后主陈叔宝,宫殿宏伟壮观,后宫充盈娇美,宝物珍藏之丰奢,从而总结了秦始皇,陈后主,以及杨广失去江山社稷的共性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