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8章 为帝王师,铸万世之道!(求订阅!_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为帝王师,铸万世之道!(求订阅!)

  这些天长安城内风波不断,一切事皆因这李太白而起。

  早些时日,自那第一篇文章出现之后。

  玄宗就令人彻查这李太白的底细,让人将他带到自己的面前。

  这些日子,顺藤摸瓜,朝廷早已经将李太白的一切信息,全部搜罗完毕。

  只不过他的行踪有些飘忽不定,想抓捕归案,还需要一些时日。

  如果有必要的话,朝廷甚至会将李太白的家属全部缉拿。

  但李隆基并没有这么做。

  他要的是李太白,而不是他的家人。

  然而。

  让李隆基没想到的是,这李太白竟然来到了皇宫外面,主动找上门来了?!

  错愕之余,李隆基大手一挥:“招他觐见!”

  ……

  苏澈被宣入紫宸殿中。

  这是内朝殿堂,属于偏殿,皇帝通常在这里接见宰相等朝廷重臣,经常会在这里商议国家大事。

  在古代,朝会不是每天都开,一般王朝建立之初,皇帝比较勤奋每日都上朝,处理各种政务,到了后来,基本就是五到十天开一次朝会。

  皇帝在其他时间处理政务,一般都是召集心腹,在偏殿进行会议。

  此刻苏澈被卸了兵器,大步走入殿中,见了皇帝,也不拜,只作揖行礼,便左右看着,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上方的李隆基见这家伙如此自来熟,顿时有些无语,他不是商人之家出身吗?第一次见到大唐皇帝,竟也不知道害怕和忐忑,反而行了礼后就直接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这家伙甚至连站着都不想站着!

  一般来说,在朝会上,只有三公级别的人,才有资格被赐座。

  这李太白一上来就找自己的位置,是把自己和当朝重臣相提并论了?

  真是个不要脸的家伙!

  李隆基扶额,无语的说着:“来人,赐座。”

  宦官连忙将本应该属于朝廷重臣的椅子,搬了过来,放到苏澈的身后。

  “谢主隆恩!”

  苏澈又行了一礼,随后大大咧咧的坐在了这椅子上。

  苏澈见君王之礼,并不是跪拜,而是作揖,也就是鞠躬。

  在中国古代,所谓的‘跪拜礼’,一直是存在的。

  《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望见赵盾,愬而再拜;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稽首礼,是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正坐后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但这样的稽首礼,只是单纯的延伸礼仪,并不是真正的‘跪下’。

  因为这种俯伏的动作看着非常像“下跪”,其实是“趴着”,不是“跪着”。

  这个时期是没有胡凳的,也没有椅子。

  大家都是正坐。

  无论君臣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