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五四章 第二种种子_带着成都回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

  当时刘鑫与苏佳的对话是这样的。

  刘鑫:“我觉得我们可以兑换杂交水稻的种子。”

  苏佳:“嗯,杂交水稻对我们的作用非常大,不仅产量高,利于推广,而且也是酿酒的好材料。”

  于是乎,刘鑫与苏佳就决定了第二种作物种子――杂交水稻,也就是天道评分最高的那个系列。

  作为水稻的原产地,华夏人民水稻的种植与培育历史已经有一万四千年到一万八千年,而在公元前五千多年的时侯,华夏长江流域就开始有人大规模种植水稻,这也标志着华夏民族成为了耕种农业文明,而且传说大禹治水之后,便命令手下各个部落的人都开始种植水稻。

  而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今的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如今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这便是因为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等,不胜枚举(当然,这也因为华夏文明自带的吃货属性)。

  而且水稻除了可以食用之外,还可以用来酿酒、制糖,稻壳、稻秆,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所以可谓全身都是宝,因此在华夏各个时期中,水稻的种植从未间断过,而每年水稻的收获与否,也决定着今年是一个丰年还是灾年。

  不过蝗灾对于水稻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因为水稻是一年生植物,夏秋两季对于水稻的成长与发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如果这时爆发了严重的蝗灾,那这个地区的稻田就可以说是颗粒无收了。

  而现在的大汉所种植的水稻,都还是比较低产的原生水稻,当然这其中也有肥料与耕种方式的原因,根据相关的记载,大汉水稻的亩产量不过三石,折合成现代的二百五十市斤左右。

  而同时期汉代的其他粮食作物,亩产量普遍超过了三石甚至四石,所以汉代的大米价格比较昂贵,就算是一些普通的官员都不能天天吃大米。

  而改变华夏水稻种植史的第一个重大事件,那便是在宋代引进了占城稻。

  占城稻是原产于中南半岛的一种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在宋朝时被引入华夏,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

  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如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北宋初年时首先传入中国福建地区。

  而根据中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占城稻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华夏粮食种植的格局,水稻正式成为了华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他的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小,甚至曾经能和水稻并称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