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废两改元_锦衣霸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规格预计可得银元1八万9千余枚。”担任造币厂总负责人的马华对正观看的秦锋讲述道。

  6两,0钱,0分,0厘,0毫;0两的规格,若将大明时期的1两换算为现今克数那便是70克,而所铸银元全重便为70克。

  这也使得所铸1银元便可兑比1两银子,但铸造发行银元这其中存在有损耗,官府不可能承担损失来发行银元,这样即便是官府再有银子也会因为发行银元而破产,于是在确保银元质量的前提下便进行了偷换概念。

  按规格1银元重10钱但实际所用纯银7钱分,剩余钱八分则掺杂了铜、镍、铬等材质,并通过配比、融化、铸模等十余道复杂工序最终完成银元铸造,而经此一手本100万两银子便转化成了1八万9千余枚银元,价比1八万9千余两银子,就这样秦锋每铸造100万两银子就赚八万9千余两银子!

  银元正面为图案所铸为麒麟,反面为文字所铸为兴华银元;作为第一批所铸银元秦锋要作为官俸进行发放,任何时候想推行一项政策并能够得到有效贯彻,那么从上到下的进行逐步落实比强行推行要好的多!

  现在的辽东因为左右皆被建奴钳制也让其成为了较为封闭的地方,但相对来说辽东地方并不算,而秦锋想尽快将银元制度落实下来通过官府上层进行落实是最好的,以官俸发放作为第一步开始!

  这钱你只有花出去才能体现价值。

  有了这些,当辽东督府表明只确定银元为合法货币后,而身边开始大量出现,那么多为治下百姓为确保财富就会开始兑换,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量银子经过回流会逐步的进行铸造成银元……

  而在这样一种过程中秦锋就潜移默化的完成了置换概念,当市场接受了银元作为承载价值体现后也就完成了银本位的推行!

  当然在实际推行中肯定会出现众多波动,但只要有百姓向兴华银行兑换银元,那辽东督府的储备就又多了,此等国之重器又怎能放到私人手中?!

  听了马华所言秦锋便道:“在铸币厂的规矩一定要遵守,若让本侯发现有人胆敢把心思放到这上面,定斩不饶!本侯在铸币厂颁布的1八禁杀令,触及定斩不饶!!!”货币、金融没有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这也使得其稍有任何波动对辽东来说就是大的乱子!

  “卑职不敢……”

  这铸币厂的监察体系是最严格的存在,身为铸币厂总负责人马华又怎能不清楚自家侯爷所讲皆为实情!

  推行兴华银元是最隐秘且最赚钱的存在!

  。

  以1银元兑1两银子的初衷说实话是为了省事,在写这一章时作者查了大量的资料,这也让银元在规格上有很多标准,这也让作者最初还构思了较复杂的体系,可后来一想银元的推出就是为了让货币体系固定!

  而主角在推动银元是此世界的第一人,那其实很多最初衡量都可用己做标杆!

  为兑换换算清晰因此就用了以1银元兑1两银子这一方案,同时在后面还会涉及这方面描述,现在只不过是作为引子给引出来,可能在想法上存在着稚嫩,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我都会认真思考并加以改进的。

  至于为什么用银元去替代银子,这第一方面是因为没什么比铸币更来钱快了,而第二方面是因为大明时期的通讯、地理、消费等仍处于较低端阶段,而推行银元是为以后的发展进行助力!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