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3章 论文答辩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白端着相机,不住对着许望秋拍照,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她来报道许望秋其实是借口,就是想看看许望秋面对老师的各种提问,从容应答的风采。当初许望秋舌战群儒,将众多专家驳得哑口无言的场面她错过了,这次论文答辩自然不愿意错过。

  三位答辩老师中,成荫和周传基听得懂电影部分,对计算机图形技术不是太了解;而那位计算机专家则懂计算机部分,电影部分则听得有些迷糊。不过许望秋的整个论述十分顺畅,逻辑十分清晰,三位老师还是不住点头,都觉得许望秋的论述有道理。

  到了最后许望秋总结到:“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的写作和分析,但论文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到更好。我的陈述完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成荫满意地点点头:“非常精彩的陈述。你需要稍微休息一下,还是直接进入答辩环节。”

  在论文答辩中,最重要的一关就是答辩环节。通过了就能顺利毕业,不能通过可能延期毕业。答辩规则很简单,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一般采用随问随答的形式,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会紧扣论文主题。

  许望秋知道在答辩的时候,老师一般不会不会刻意选择刁钻的问题去提问,不需要担心问题太难,不过就算在场老师问刁钻的问题许望秋也不怕:“直接开始吧。”

  首先提问的是周传基:“巴赞把电影界定为一种照像现实主义的艺术,克拉考尔则把电影的本性称为物质现实的复原。按照你的说法,在未来电影中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图形技术做出来,那么这种做通过图形技术做出来的电影还能叫电影吗?”

  许望秋知道周传基是电影本体论的坚定支持者,即使到了两千年之后,他还因为这个问题跟北大的沈语冰和清华的尹鸿在网上大打嘴仗。他现在的提的这个问题,就是就是关于电影本体的,这个问题很大,很不好回答。

  不过这还是难不住许望秋:“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觉暂留原理。普拉多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而这些技术的出现最终催生了电影。

  在电影诞生之前的动画影像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