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六章我们老钟家我说了算(部分科普,谨慎订阅,求月票)_四合院之我是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或许会发出疑问,咱们国家好像不缺乏镍矿吧,而且还很多,那为什么一直没沿用苏系的镍铬装甲钢呢?

  的确如此,咱们国家镍矿非常丰富,镍,一直被认为是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塔特在1751年首先发现的。然而,实际上华夏是最早知道镍的国家。

  据考证,我国早在克朗斯塔特前一千八百多年的西汉(公元前一世纪),便已懂得用镍与铜来制造合金——白铜,古代把白铜称为“鋈”(wù),咱们老祖宗还用白铜制造墨盒、烛台、盘子等。在明朝李时珍着的《本草纲目》和宋应星着的《天工开物》中,则更有详细的关于用砒矿炼白铜的记载。这种云南出产的砒矿,即现在矿物学上所说的“砒镍矿”。1929年,王琎曾分析过我国一古代白铜文具的化学成分;证明其中含有6.14%镍,62.5%铜以及少量锡、锌、铁、铅等。

  我国古代制造的白铜器件,不仅销于国内各地,还远销国外。据考证,在秦汉时,在疆省西边的大夏国,便有白铜铸造的货币,含镍达20%,而从其形状、成分及当时历史条件等分析,很可能是从我国运去的。

  至今,波斯语(尹朗一带)、阿拉伯语中,还把白铜称为“华夏石”,可见我国古代白铜曾远销亚洲西部一带地区。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东印度公司则更是从我国广州购买各种白铜器件,运销至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

  过去有人把白铜称为“德银”,其实那完全是弄颠倒了——那是德国人在十七、十八世纪从华夏学会了炼白铜的技术,大量进行彷造,以致使一些人误以为白铜是德国发明的。同样的,据考证,华夏炼制白铜的技术在当时也传入瑞典,这样以至使一些人以为镍是瑞典克朗斯塔特首先发现的。

  华夏的镍矿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其保有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分别为76.8%、12.1%和4.9%。就各省(区)来看,陇省储量最多,占全国镍矿总储量的62%,其次是疆省(11.6%)、滇省(8.9%)、吉省(4.4%)、鄂省(3.4%)和川省(3.3%)。

  与国外资源相比,华夏镍矿资源具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矿石品位较富,平均含镍大于1%的硫化镍富矿约占全国总量的40%;二是镍资源平均分布高度集中,上述几省省(区)的镍矿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5%。

  但资源不缺不代表咱们能独立自主的把他给提炼出来啊,即使开采出来,提炼出来也不一定能造出合适的合金钢来,尤其是坦克用的装甲钢,那可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防安全,是最保密的东西,即使两个国家关系再好,也不可能轻易地给交出去,所以现在一封锁,59坦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