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大学生和刘海中一家_四合院之我是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业后,这些大学生的工作由国家全包,全部都是国家干部待遇。

  本科生转正后是行政22级,专科生是23级,这是很高的工资了。当时正科级的工资也就是六七十块钱,19级左右。

  大学毕业生在当时是奇缺人才,每年一个县也就分配来几个大学毕业生,真是供不应求。

  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就是干部身份,没有复杂的程序,组织部按规定分配干部岗位的工作,根本不需要考试。

  所以,在当时只要考上了大学就是干部了,铁饭碗就端上了。

  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从此就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了。

  和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当时的大学生也确实是百里挑一的优秀人才。

  当时的大学升学率不足3%,一个县每年也就考上几十个大学生,方圆几十里不一定有一个,谁家有个上大学的孩子真是光宗耀祖的事。

  这些学生在中学刻苦学习,基础知识牢固,到了大学又刻苦学习专业,他们毕业后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正是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国家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专家,成为了国家栋梁。

  实践证明,当时国家对他们的付出是正确的,大学教育是成功的。

  这就是这个时代大学生的现状,所以王洛虽然刚来到这个院子,那也是有身份的人,不是谁都能惹得起的,就是许大茂昨天不知道,还在傻柱面前得瑟,你看,今天他知道了,就不敢得瑟了,天然的就压住了他,不管怎么样,人家傻柱现在也算是有后台的人,各种算计的时候要考虑清楚。

  再一个现在的师徒关系那可不是说着玩的,正儿八经的跪下拜师的,也就是王洛的父亲王爱国不在乎这些虚礼,要不然傻柱还要亲自伺候王爱国三年,这叫考察人品,或者简单地说就是像古代的杀威棒一样,磨徒弟的性子,三年以后才考虑是否真正的传授技艺。

  这一点在电视剧里最好的体现就是傻柱的徒弟马华,拜傻柱为师以后,在65年的时候还在学习切墩呢,大锅菜都不用他炒,都是傻柱自己干,马华在一旁打下手,但还是恭敬地尊重傻柱,后期也帮了他不少忙,可见现在的师徒关系那跟父子关系没有多大区别的。

  到了晚上,三个人正在吃饭呢,刘海中家的二小子刘光天跑了过来。

  “傻柱,吃完了饭后,在前院开全院大会,所有人必须全部到齐啊,得了,我通知到了,别忘了。”

  这小子贪婪的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白面馒头,咽了一下口水后,立马转身跑去通知其他人去了。

  说起来这二大爷刘海中家也非常有意思,老两口把好的东西都给了大儿子刘光齐,上学,上班,结婚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但对两个小儿子不是打就是骂,连吃个饭都分开,这过的日子不像是一家人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