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番外_80年代厂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还费那个心思做什么。老孙,快来看,这是你们家小骥新电影的宣传片。听说编剧、导演、主演都是他,和美国那边合伙一起拍的,还得了啥国际大奖?要说还是你老孙会培养孩子,你们家老大和老大媳妇,现在都是厂领导,更是厂里面的技术骨干。老二,新闻发言人,整天都能在电视上看见她。老三更了不得,国际知名大导演,又是影帝又是最佳编辑,你这辈子算是一点没白活。”

  老大姐的话引起了她身旁一众老同事们的赞同,还有人打趣的问孙叔明有没有开班授课的想法,也让他们这些人跟着学习一下。

  儿子女儿什么的是赶不上了,但不是还有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的吗,能培养出来一个也成呀。

  面对老伙计们的调侃,孙叔明只是笑了笑没多话,瞅了瞅时间,往家属区的另外一侧走了过去。

  “老孙,你干嘛去?”聊的正好发现主角走了,原锅炉车间主任老吕问道。

  “到铁路那边去买点菜,早上我们家小骈打电话说要今年要带着小侯和孩子回家过年,得提前准备点东西。”

  孙叔明说着跨过铁路,缓缓的向着轮胎厂的方向走去。

  越接近轮胎厂,人气就越浓厚,与电厂旧址那边日暮西山的景象截然不同,在经过了几年的动荡时期后,轮胎厂这边破釜沉舟,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化大力气研究新技术,经过一番沉痛的革新之后,曾经差一点就破产的轮胎厂,在近几年逐渐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因为技术先进生产力强大,手中还握有多项关键技术的专利,燕城轮胎厂的产品在国内的竞争里非常强。

  尤其是在重型货车和机械的轮胎上,轮胎厂的技术水平国内一流,因而每年的订单都是络绎不绝。

  去年,轮胎厂和新招了一批青工入厂,虽然都是合同工,但这也侧面反映了厂子的经营水平,这一点从轮胎厂日渐兴旺的家属区上也能看得出来。

  现在电厂旧址家属区那边已经没有什么商业性质的店铺了,除了一些留守家属们开办的小卖店之外,就只有从理发店退休的老张开的一家剃头棚还在运行,剩下的什么都已经看不见了。

  反观轮胎厂这边,超市、杂货铺、水果蔬菜日杂供应店,饭店、大排档还有网吧,热闹的几乎和镇上一样。

  不远处,龙泉二小的新校址正在修建中,明年哪所小学就要从铁道那边迁到这边来了。

  他们老厂区内老员工空出来的房子,有一部分都叫这边的人买走了,但更多的人却是攒钱到城里去买房子,然后每天开车到轮胎厂上下班。

  这种生活与之前电厂那边真的很像,但却又不一样。

  提着满手的塑料袋,孙叔明回了家,刚到楼门口他就在楼下看见了自己家的那辆国产小轿车,看见车他就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