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回_[红楼+聊斋]论背景板与炮灰谁更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担子,只一心教书育人,再不理这些俗事了。”

  江敛臣闻言,差点儿没被这不要脸的泼皮呛住,只拿眼神幽幽望着他。

  你父子二人是不入仕,可对朝局影响何时小了?

  你贾敦的学生哪次春闱少了?哪年金榜题名时,你不被人吹嘘成当世大儒!

  不说你这不要脸的,就是大侄儿贾琛,比你也不差多少。

  十三岁秀才,十五岁举人,十六岁借妻丧断科举路,四处游历,所出游记,含各地地理风貌、民生民意、官吏治下......对朝中各部大事皆有所为,今上可是亲口嘉奖过的,每每一出,朝中官员必品读揣摩,生恐甚事没料理清楚,被捅到圣人面前。

  那游记,可比他们督察院上的折子都有效!

  拉得你们父子二人入伙,在某些人眼里,可抵千军。

  然而,眼神无用,贾敦还是那副光棍样儿,似完全不计后果。

  江敛臣也不当这干着急的太监,只道,“罢、罢,为了我大侄儿,我就走了这一趟。”

  哪知人还不领情,长吁一声,“那就多谢师兄和嫂夫人了,若是师兄再叨上两句,师弟可要带着东西上别家去了。”

  江敛臣听得牙痒痒,叫人进来,迅速将礼儿收进库房,“这是我大侄儿孝敬我的,与你何干,走!赶紧走!”

  贾敦也不强留,事儿已办成,理理衣摆甩甩袖子,志得意满,扬长而去。

  徒留江敛臣坐在大堂内,哭笑不得,夫人卫氏也笑着从屏风后出来,“师弟这性子倒是多年未变。”

  江敛臣只吃了口茶,赞同又笑道,“那便替他跑跑,叫他夫人给你备最好的谢媒礼。”

  这老小子有福气,儿子能挣能扛事儿,好东西最是不缺,可得好好讹他一回!

  卫氏只笑着摇头,忆起往年两家相交时的趣事,半响后,拿起夫君搁在案上的红纸,叹道,“这是个好姑娘。”

  卫氏出身顺阳伯府,与宗室、勋贵之家皆有往来,这姑娘早年多受先太后称赞,许多人家意欲求娶,只可惜,白白被那短视无知的父母耽误了。

  且说贾敦一出江府,各路盯梢儿人纷纷回家禀报各主,果如江敛臣所说,总有那脑子不清的,闻风躁动,跃跃欲试;

  有心又隐忍的,也按耐不住雀跃,各自招呼门内心腹、幕僚议事。

  便是宫中,也有人将信儿透到了了两位圣人跟前儿的大太监耳中,往上一报,二位都是圣明之君,倒不担心贾敦父子,只着人盯紧了都中动向,将那些出头的椽子都拔了。

  彼时朝堂又是一番震动,此乃后话。

  话说江敛臣夫妻二人打点好一切,次日端起架子上吴家门去。

  吴侍御突闻上官到访,惊喜万分,一听上官来意,笑意僵在脸上。

  保媒,还是保他那声名狼藉的长女之媒?

  “不知是哪家的公子?”吴侍御谨慎问道。

  

  请收藏:https://m.biw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